《三体》:站在中国科幻剧发展的历史节点上

分类  : 中文
作者  : 白一骢 / 杨磊 / 田良
来源  : 中国电视
卷   : 
发表时间: 2023.07.01.
发布人 : ChinaSF


摘要:

本文从三位创作者视角回望了电视剧《三体》“七年磨一剑”的创作历程。在遵从原著总体思路基础上,创作团队捕捉到了《三体》小说克制而又充满情感张力的气质,并在影视化呈现的过程中,不断丰富人物关系、补齐故事线索,在实景拍摄和特效运用中还原“名场面”,于科幻外衣和精神内核的探讨中寻找中国式科幻的出路和未来。


正文:

创作者说栏目主持:李璇

92《中国电视》2023年第7期 总第449期

一、遵从原著气质:非常克制,但又有强烈

的情感张力

《中国电视》:《三体》影视化改编的总体思路

是如何确定下来的?

白一骢:剧本前期就做了4年,为了更好体现原

著内核,改编几乎把能走的路都走了一遍。

田良良:的确尝试过很多种改编方向,因为对

《三体》电视剧究竟面向哪一部分受众,起初存在不

同的声音,编剧的工作就是先将各种可能性都呈现出

来。比如说《三体》涉及很多复杂的科幻概念,对普

通观众来说理解起来有难度,那要不要降低观剧门

槛?比如说《三体》里,三体舰队抵达地球的时间是

400年后,危机感、科幻感都是隐在现实时空里的,要

不要将整个故事的时间线向后移,以突出更多的科幻

色彩?再比如说要不要多增加一点感情戏?我们几乎

白一骢 杨 磊 田良良

《三体》:站在中国科幻剧发展的

历史节点上

内容摘要:本文从三位创作者视角回望了电视剧《三体》“七年磨一剑”的创作历程。在

遵从原著总体思路基础上,创作团队捕捉到了《三体》小说克制而又充满情感张力的气质,

并在影视化呈现的过程中,不断丰富人物关系、补齐故事线索,在实景拍摄和特效运用中还原

“名场面”,于科幻外衣和精神内核的探讨中寻找中国式科幻的出路和未来。

关键词:《三体》;科幻剧;影视改编;想象力

作者白一骢系《三体》总制片人,杨磊系《三体》总导演,田良良系《三体》总编剧

尝试了各种方案,每一版内容,又都综合了平台方、版

权方、原著作者各方意见,是思想碰撞的结果。

白一骢:最终,大家一致决定,还是要遵从原著。

杨磊:我是重度“书粉”,当时进组也是来“捍

卫”原著的,不希望剧本有“魔改”。拿到剧本后,

第一遍我完全是以“书粉”而不是导演的心态来看

的,看到剧本基本还原了原著,我很兴奋。我想,对于

《三体》改编,除了遵循原著,也应该没有什么合适

的方案了,我要做的就是在我的专业领域里,用视听

语言去“翻译”原著。

《中国电视》:总体思路确定后,改编《三体》还

要注意哪些地方?

田良良:大部分小说的影视化改编都有规律可

循。第一,要把握原著独特的气质,在选择桥段、情

节、人物动作的时候,都要往原著的风格和气质上去《三体》:站在中国科幻剧发展的历史节点上

《中国电视》2023年第7期 总第449期93

“靠”,这样才能保证大的方向不变。第二,在具体

的设计和布局上,真实性、可信性和代入感是非常重

要的。

《三体》改编的特殊之处,一是没有可供借鉴参

考的案例,二是原著的气质很独特:非常克制,但又

有强烈的情感张力。要知道,影视的想象空间远远少

于文字的想象空间,怎样在克制中保持张力的底色,

对我们是很大的挑战。

比如说有一场表现叶文洁心境的戏,地点设在

齐家屯,这时她已经第二次向宇宙发射信号,心理状

态其实是很复杂的,因为一切太像是一场梦,她又太

明白发射信号的事一旦是真,会给地球、给让她感受

到普通人温暖的齐家屯带来怎样一种命运,在虚幻

和现实之间,她是一种迷茫的状态。这时,和她同住

的齐家屯女人大凤说了这么一句话:妹子,你说这星

星,它咋就不掉下来呢?叶文洁望着星空说,它们很

远很远,不会掉下来的。我觉得这就是一个非常生活

化、非常克制,但又能让观众感觉到角色内心强烈情

感的场景。

《三体》虽然是一部科幻小说,但整本读下来是

非常有代入感和真实感的。很多人都提到,看完《三

体》原著再去看星空,会觉得星空不再像从前那样

寂静无声了,而是变得非常嘈杂。为什么会有这种感

觉?就是因为代入感太强,大家觉得故事里的事真有

可能发生。因此我们在塑造人物、选择桥段、设计情

节时,也要贴着真实感去做,让每一句台词、每一场

戏都落到实处。

《中国电视》:如何处理原著中的留白部分?对

于原创情节和人物有怎样的设计?

杨磊:文字与影视是两种话语体系和观感。文

字更注重一步步往前推进的剧情,最终可以让你探

索到事情结果。《三体》原著有一种极度的冷静和

客观,专注故事的推进而略写一些背景与环境。但

是作为影像呈现时,观众会如同观察生活一样看到

这些背景、环境、人物状态、关系联结,因此我们需

要让人物更具温度,来传达其内心的感受变化。包

括结尾,我们也增加了一些更立体的情感表达,去

传递人类的不屈精神。我们除了需要将剧情改编到

让多数观众看得懂之外,还要让观众和剧中的人物

共情。

原著的写作方式是插叙,是青年叶文洁与汪淼

两条线并行,汪淼在书中更像是一个观众视角的旁观

者。其实小说跳跃式的节奏并不适合拍电视剧,编剧

团队为此做了大量工作,在原著基础上把人物关系丰

富、故事补齐,也在剧情上梳理出更合理的逻辑,缝

合小说中跳过去的剧情,包括第5集加入的宇宙闪烁

后两个铁球同时落地,以及汪淼和史强的互动,都对

书中跳过的剧情进行了填充,并让观众感受到人物

塑造丰满之后的魅力。

田良良:一旦将人物落实到具体的台词和动作

中,这个人物究竟是非常真实、能够被观众接受的角

色,还是非常套路、标签化的扁平角色,就会非常明

显。曾经有记者问我,为什么要让史强进游戏?这个

情节原著里没有。我说,如果你把这段原创情节放到

史强整体的性格里来看,一个干了这么多年警察的

人,现在有一个游戏摆在这儿,无非就是多一套VR

设备的事,那他肯定得进去看看,只不过以他的能力

可能在游戏里也走不了多远。申玉菲也一样,原著并

没有具体展开她在游戏中的行动,但我们觉得,如果

申玉菲能亲眼见证三体数学模型在游戏世界中的失

败,那她的绝望会更极致。包括申玉菲临终说出的那

段独白,很多观众都看出致敬了《银翼杀手》,的确如

此,因为在最后时刻,申玉菲和罗伊·巴蒂的心境是

相通的。

另外,很多观众都对全剧结尾史强、汪淼、丁仪

三人在麦田里直面蝗虫的场面印象深刻,那部分台

词反而没有做特别多的调整,因为都是基于人物去

做的延伸,并且我们也希望观众能够随着角色在这创作者说栏目主持:李璇

94《中国电视》2023年第7期 总第449期

一刻对这一季有个总结,最大限度地调动观众的代

入感,所以才丰富了史强那一段台词,希望每个观

众看到这一段的时候都能感到那种提振人心的精神

力量。

杨磊:其实那些观众看来特别简单的戏,比如

汪淼发现倒计时后回家坐在床上,妻子问他干什么去

了,这场戏光排练就花了4个小时。原著给了你无数的

可能性,到底如何演绎都得靠商量,掰扯来掰扯去找

夫妻之间的交流状态。又比如叶文洁,有人提出她在

ETO大会上应该穿统帅制服,我说绝对不要,叶文洁

是心理强大到不需要用任何东西来武装自己的人。还

有魏成一口山东话、胡子拉碴的样子,也是基于作为

一个数学疯子,他脑子里只有进化算法,他的生活基

本是零,不会花任何脑子去学普通话的设定。每个角

色都有详细的人物小传,我们也会帮演员设计好整个

人物的状态,这样拍下来观众才会相信。

二、文学想象的视听呈现:在摸索中前行

《中国电视》:《三体》从筹备到播出历经七年

时间,它的特殊性体现在哪里?

白一骢:没有可以参考和借鉴的国产剧,因此很

多创作和制作都是在摸索中进行。到处都是挑战,从

这个项目该不该做、能不能做的决策,到怎么去做的

尝试,再到拍摄中实践了很多国内从未有人试过的方

法,可以说处处是挑战。

《中国电视》:在场景设计上,如何让文学想象

影像化?

白一骢:概设部分做了将近三年,和剧本同步进

行,在筹备进入之前,几乎所有场景的概设图都已经

接近定稿,美术进驻后开始细化概设图,调整优化进

入制作阶段,这些工作在2018年就已经大部分完成

了。文学想象是美好的,但只是一个阶段,拍摄是完

成这个想象,相对来说,会更艰难、更痛苦一些。好

在最终结果和预想的相差不大,这得益于优秀的概

设团队和极度优秀的美术团队的结合。

田良良:剧本写作阶段,很多戏都需要先和概

设团队沟通,评估可行性,特别是“三体游戏”相关

桥段,制作成本高,最后呈现出来的每一分钟都经过

了精挑细选。比如说游戏中三体行星遭遇洛希极限、

被撕裂为两半的场面,小说中只是借他人之口提了一

句,但影像化呈现后,效果是震撼人心的。再比如说

为什么要将三体世界里1379号监听员的故事放在游

戏中?因为原著并没有给出三体人的具体形象,但这

部分内容又非常关键,如果只是让汪淼、史强转述,

那会非常“掉气”。因为我本身喜欢玩游戏,真的是

灵机一动,干脆让这一切在游戏里发生,而且游戏在

剧情中本来就是记录三体世界历史的一种方式,也不

“违和”。

《中国电视》:《三体》辗转多地拍摄,在场景选

定和实际拍摄过程中,有哪些难处?

白一骢:最大的困难是时间,就像预算一样,预

算永远不够,时间也永远不够。无论哪个场景,都面

临严峻的时间问题:天光、演员工作的时间、场景许

可的时间,甚至我们还面临摄影棚拆迁导致的时间严

重压缩,如果非要说哪个是最大的困难,在摄影棚拆

迁前用不足计划一半的时间抢进度,应该是最令人揪

心的一段日子了。

杨磊:目前为止,《三体》是我拍过最艰难的作

品。因为《三体》太复杂了,它涉及的事件、世界观非

常多。我们仅筹备就耗费了整整一年。因为杂糅了大

量跨年代的场景,还进行了全国性的找景、选景,美

术组30多个人,从四川到黑河,从零上40摄氏度到零

下40摄氏度,耗时4个多月,最后这部剧用了200多个

场景,剧组人员数百人。开拍后,我们也大转场了12

次。这是我职业生涯中转场次数最多的剧组,几乎半

个中国我们都走过了。

《中国电视》:《三体》涉及不同的年代,如何展

现不同时代的氛围?《三体》:站在中国科幻剧发展的历史节点上

《中国电视》2023年第7期 总第449期95

杨磊:在我的工作范围内,最耗心力的就是如何

让观众有代入感,我们对2007年的北京、1969年的东

北都做了大量的考据工作,力求用现实感的拍摄方

法,让观众产生共鸣。

例如红岸基地的内景,主要是在北京的摄影棚

里拍摄的,外景从北京密云的一座山和黑河分别取

景。红岸基地这条故事线,前后拍了一个半月。我们

对红岸基地的设计是比较完整的,包括停机坪、操控

室和雷达本体等,甚至连这些设备和建筑在雷达峰的

分布都是经过设计的。红岸基地的技术难点在于,这

部分要让观众认为是实景,需要制作特效对真实世

界做“修补”。

红岸基地还涉及不少生活场景,我虽然没有经历

过那个年代,但我的父辈是经历过的,所以我想拍出

来必须得让那一代人觉得是可信的。我们前期做了

准备工作,比如大量搜集那个年代的老照片。找了几

千张,埋头研究,看那时候的人身上穿什么、手里拿

什么、吃饭用什么样的碗等。

田良良:怎样在不同年代的场景间自然转换,我

们想了很多办法,其中比较有新意的是采用了质子视

角,不少观众都发现了这点。质子视角可以体现出俯

瞰的感觉,也便于设计转场和衔接。

《中国电视》:很多观众注意到,《三体》的光

影处理和配乐很有特色,您认为光影、音乐在人物塑

造、心理刻画、氛围营造等方面起到了哪些作用?

杨磊:影调是传达一场戏最好的潜台词。《三

体》的色彩色调、光线,是依据每场戏每一个故事内

容来设计的。比如这个段落是拍都市里很轻松的画

面,那么我们肯定不会硬套上一个暗调。如果画面在

讲申玉菲打电话威胁汪淼,那镜头给到她,就不会是

明亮、让人显得很美的光线。再比如我们拍汪淼家

里的戏,就没有怎么使用过那种阴暗的色调,他的女

儿、妻子在家里吃饭,就是正常的家庭氛围。

把小说翻译成影像语言,就要重新解读故事里

面那些情感、那些氛围,解读之后要怎么把它传递出

来?光影和配乐是手段,也是“第二个演员”。所以我

希望如果有机会也有时间的话,喜欢这部剧的观众请

关了灯,放下手边的工作,沉浸式地去再刷一遍,这

是我最想跟观众说的话。电视剧《三体》不是一个通

过对话来展现内容和剧情的电视剧,它的内容是藏

在画面、声音之间的,靠光影处理和配音、配乐孕育

出的感受,它不是信息内容,它是情绪内容。我们应该

给情绪内容留出空间。

三、还原“名场面”


试阅到此结束,如需查看全部内容请购买正版文献。如因学习需要阅览全文,请联系站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