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评价刘慈欣总结自己的创作历程“走向一个错误的方向”?

分类  : 中文
作者  : 
来源  : 张帅大文学
卷   : 
发表时间: 2024.02.21.
发布人 : ChinaSF


摘要:


正文:

如何评价刘慈欣总结自己的创作历程“走向一个错误的方向”?

刘慈欣在随笔《重返伊甸园》中总结自己的创作历程为一条“走向一个错误的方向”的过程:

第一阶段:纯科幻。比如《坍缩》《微观尽头》。还包括“大艺术”系列即《诗云》《梦之海》《欢乐颂》。特点是“对人和人的社会完全不感兴趣”“只剩下宇宙尺度上的狂欢”。

第二阶段:人与自然。比如《流浪地球》《球状闪电》《乡村教师》《三体1》。特点是“描述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”“灰色的现实世界”和“空灵的科幻世界”之间的碰撞。

第三阶段:社会实验。比如《赡养人类》《赡养上帝》《三体2》 。特点是“重新审视人类已有的价值和道德体系,并试图描述一个由无数文明构成的零道德的宇宙。”

刘慈欣最后总结自己的创作方向是离初心越来越远,希望未来能够重返科幻与自然的伊甸园。《三体3》就是在这个方向上的努力,“从社会科学推导出自然科学的结果”。

当然,刘慈欣此处对于自己的作品分类比较粗略,我们整部作品则是将其分为大文化、大社会、大自然,三大类九类二十一小类。不过,无论从何种角度分类,“自然”毫无疑问是其最重要的主题。

从刘慈欣大文化文学中教育、体育、史学、艺术、科学、技术,大社会文学中经济、政治、社会、国际、国家的视角中抽离后,首先来看刘慈欣大自然文学中的地球、太阳、宇宙与物质。

一 透明地球、贯穿地球、流浪地球
刘慈欣作品中将地球作为主要形象的有三部作品,分别是《带上他的眼睛》《地球大炮》《流浪地球》。其中前两部作品,又可以视为一部特殊的“地球文学”。

《带上她的眼睛》从我的旅行讲起,上司同意了我的休假,条件是带一双眼睛。所谓眼睛,就是传感眼镜,可以让几百万在太空工作的人共享视觉、触觉甚至嗅觉在地球上旅行。另一头的女孩对目的地草原上的一切都欣喜若狂,花朵、微风、落日、月光甚至日出,但是旅行结束女孩已经泪流满面。

后来我对于生活中晚风、鸟鸣、夜幕无意识地留意起来,世界对于我不再是麻木无感的。恢复了感觉的我一天突然想到,除了太空还有一个地方也是失重的,也是看不到地球的一切平凡景色:地底。原来女孩是“落日六号”的领航员,因为意外误入地核,人类技术此时不可能实现救援。其他驾驶员或意外死亡或伤亡,在五千度高温的地心中,女孩将靠着飞船严密外壳内的循环系统中度过一生,在失联前的最后一次通话,女孩表明自己将坚持研究计划,几代人后自己被找到时,但愿所留下的资料对人类有用。

《地球大炮》的故事发生在三个时间节点。第一个节点是资源枯竭与环境恶化使得南极洲变为一片热土,南极条约变为一纸空文。材料科学家沈华北发现了一种新固态材料,具有极高的密度,在岩石中会像固体在水中一样沉下去。血癌晚期的沈华北却无法见证它的应用,只能冬眠到未来。十岁的儿子沈强本来打算随父亲冬眠,亲眼目睹了新固态材料的神迹后决定和母亲留下来。

第二个时间节点发生在74年后,沈华北刚苏醒就得知了三个消息。第一,他的癌症已经被治愈。第二,妻子儿子没有提前叫醒他告别,都已经去世。第三,他正处于极度的危险中。原来,儿子沈强利用新固态材料完成了南极庭院工程。即在地下挖出一条条直通南极的通道,可以消耗更短的时间、更少的能量、更小的污染。

这个世界级的工程完成后,却发生了三次巨大灾难,后两次因为自然灾难与人为意外共造成了大约5000人被地心处的4000度高温中吞没,甚至差点造成了全球人类面临恐龙一样的末日。第一次灾难便是沈华北的孙女沈静永远停在了地心。更大的灾难在于,南极同样被人类过度开发后,南极庭院也失去了经济意义。

第三个时间节点发生在50年后,沈华北冬眠后再次苏醒。地球隧道没有像他设想一样变为长城与金字塔的文化标志,而是变为了地球发射器,一种更新型的固态材料除了具有高密度还是导体,可以在隧道中将地航船或者说宇航船加速到第二宇宙速度之上,以很低的成本加速了太空化,完成了工业迁移,解决了环境与资源问题。这,就是地球大炮。

《流浪地球》的故事不用过多

  试阅到此结束,如需查看全部内容请购买正版文献。


分数:0 / 人数:0

 短评